|
1958年,鄧稼先帶上妻子、4歲的女兒和2歲的兒子,一起去照相館拍下了一張全家福。從此,他的名字就從新聞報道、學術(shù)刊物上消失無蹤,這一“消失”便是28年。
這28年,鄧稼先在大漠深處開始了新的征程。不同于美國的分別研制方法,中國研制的原子彈和氫彈采取連續(xù)作戰(zhàn)的辦法。在原子彈設(shè)計的最后階段,1963年9月,聶榮臻下令鄧稼先領(lǐng)導(dǎo)的九院理論部全都轉(zhuǎn)去承擔第一顆氫彈的理論設(shè)計任務(wù),代號639。氫彈不是在原子彈基礎(chǔ)上簡單提高一步就能完成的,兩者的原理相去甚遠。原子彈是核裂變,氫彈剛好相反,是兩個原子核聚合成一個原子核時產(chǎn)生的巨大能量,叫做核聚變。兩者的關(guān)系就好比點燃香煙要用打火機,而點燃氫彈則要原子彈,這就是必須先造出原子彈才有可能制造氫彈的緣故,因而設(shè)計和研制是不一樣的。為了突破氫彈設(shè)計原理,鄧稼先兵分三路,分別由黃祖洽、周光召、于敏牽頭,開啟了通宵達旦連軸轉(zhuǎn)的工作狀態(tài)。鄧稼先和于敏他們最終形成了“鄧—于理論方案”,在二機部副部長劉西堯支持下,方案通過了幾次冷實驗的驗證。在周恩來支持下,又于1966年5月和12月通過了兩次熱核爆炸試驗。終于,在原子彈爆炸成功兩年零八個月后,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氫彈就在羅布泊上空爆響了!從原子彈到氫彈,法國用了八年、美國用了七年、蘇聯(lián)用了四年!
中國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和如此艱難的條件下研制成“兩彈”,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質(zhì)疑是不是有外國科學家的幫助。1971年夏,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回國訪問,成為最早一位訪問新中國的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8月4日,周恩來會見并宴請楊振寧,鄧稼先和吳有訓(xùn)、竺可楨、錢學森、朱光亞、周培源、華羅庚等科學家也在場,許多人當年在西南聯(lián)大是老師或同學。楊振寧見到了闊別22年的老友鄧稼先。在離開北京去上海之際,楊振寧向前來送行的鄧稼先提出疑問,中國原子彈研制是否像美國謠言所說的那樣有外國人參與。鄧稼先說他覺得沒有,他會再去證實一下。8月16日,楊振寧在上海收到鄧稼先的回信。信中明確表示,通過證實,中國的核武器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蘇聯(lián)的極少援助外,沒有任何外國人參與。信的結(jié)尾,鄧稼先改寫了一句著名詞句,真誠寄語好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弊x罷這封信,楊振寧熱淚滿眶。事后,他說當時是為民族自豪而哭,也為鄧稼先他們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