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福高(代序)
駱志煌
2015年1月,我以新任校長的身份回到闊別了近30年的母校校園,擔任母校福州高級中學的第15任校長,春去秋來日月如梭,忙忙碌碌的七年時光轉瞬已往。2021年是福州高級中學1951年建校70年的大慶之年,也是福高校園前身鶴齡英華書院1881年在此始辦教育140年的紀念之年,按慣例將舉行校慶相關的各項慶典活動,在校友的建議和支持下,校友校志辦整理了部分老教師和各屆校友的一些文章,匯編成這本老師和校友們共同倡議命名的《我和我的福高》。編委會邀我以校友身份寫稿,還要以校長身份為文集作序,本應欣欣然承應,但這一“校友+校長”的命題太重了,多次動念起稿卻千緒涌動無可盡表,古人近鄉(xiāng)情怯我還身淪其中。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延后了我們的慶典活動,也使這本文集獲得更充分的組稿時間,文集成卷后我花了一個晚上通讀了一遍,字節(jié)間不間斷的感動讓我共鳴,也不斷有一些想應和與結構性補充的想法,于是拋開一切文外之隅訴所欲言,權忝代序吧。
(一)福高的70年和福高校園的140年
2021年的福高校慶,是“福州高級中學建校70周年暨鶴齡英華書院辦學140周年”的慶典,之所以有兩個恰好都逢1的年份紀念點,是因為這個校園承載了歷代教職員工和歷屆學子的勤勞智慧和教學相長,積淀了文化傳承的140年歷程中的兩個本屆校慶的時間段:鶴齡英華書院的70年(1881-1951)和福州高級中學(工農速成中學)的70年(1951-2021)。
1.福高的140年校園。福高的校園坐落于閩江南岸的煙臺山之巔,依山傍水的良好位置賦予福高綠植成蔭和靈動生命,福建省環(huán)境保護廳和教育廳聯(lián)合授予“省級綠色學?!狈Q號。校園北鄰倉前路上解放大橋(元代的萬壽橋和江南橋)和三縣洲大橋南端之間的亭下路口,南至槐蔭里通麥園路,跨樂群路而成南北兩個校區(qū)。南區(qū)是由教學樓(志遠樓和奮進樓)、實驗樓(求實樓)、生物地理園和積步園、思恩園等亭臺水景構成的教學區(qū),承擔高中部三個年段的教室和實驗室的功能;北校區(qū)的東部坐落在宋代名勝天寧寺(原天安小學校址)的故址上,主體建筑是辦公樓(團結樓)、學生公寓(樂群公寓)和茉莉花文化園區(qū);西部校區(qū)以鶴齡英華書院的原址為主體,建于二十世紀初的羅馬式建筑鶴齡英華美志樓(Smyth Hall,也稱施教室)和哥特式建筑鶴齡英華力禮堂與校友鐘樓(Nind-LacyMemorial Chapel And Alumni Clock Tower),都被確認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建筑,與英華樓(育才樓)、鶴齡圖書館和田徑運動場、排球館等,為學生的文體活動提供了場館;西北拾級而下的新校門和校前區(qū)廣場于2022年初啟用,為福高校園在閩江南岸倉前路打開通道。
2.校園的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881年的鶴齡英華書院。《倉山區(qū)志》記載:光緒七年(1881)美以美會在今倉山愛國路1號建立鶴齡英華書院,在建校中,得到商人張鶴齡的捐資。校舍建有“鶴齡樓”“美志樓”兩座,為羅馬旋門式建筑。民國16年(1927)在收回教育權運動中,改名為私立鶴齡英華中學[①];民國17年(1928)3月,在收回教育權運動中,教會學?!⑷A書院向福建省政府注冊,改名為私立英華中學,聘請陳芝美為第一任華人校長[②];民國19年(1930)2月,高中部遷入望北臺新建的校舍,這里成為英華初中部的校園[③]。抗戰(zhàn)時期,英華中學曾遷往內地,抗戰(zhàn)勝利后回遷。
1951年7月31日,倉山區(qū)私立中學開始被政府接辦,至1952年底結束,共接辦英華中學等7所私立中學,經調整合并成立福州第二中學(后改為師大附中)等學校。8月23日,福建省文教廳下達通知,決定將前英華初中部校舍撥給工農速成中學使用,10月12日,倉山區(qū)內福州大學附設全市唯一的工農速成中學[④]。至此,這個校園經歷了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期的70個風風雨雨的歲月。
今天,我們紀念鶴齡英華書院辦學70年,是因為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前輩用他們羸弱的書生臂膀,在中華民族的苦難歲月中苦苦支撐了這片并不寬闊的教育熱土的偉大事業(yè)。
3.福高的前身福建省工農速成中學創(chuàng)辦于1951年。新中國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參考蘇聯(lián)經驗,貫徹學校教育向工農大眾開門的方針。1949年12月在京舉行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向工農開門,工農速成中學便是為其“開辟無限光輝”的重要途徑之一。會議閉幕時, 通過了《關于舉辦工農速成中學和工農干部文化補習學校的指示》《工農速成中學暫行實施辦法》等決議[⑤],工農速成中學應運而生,興辦之初曾飽受贊揚, 被譽為“歷史上未有的學校”,乃“空前大事”。
1951年8月,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廳令,福建省工農速成中學籌建辦成立,10月10日,“福州工農速成中學附設工農干部文化補習學?!痹诟V菔袀}山區(qū)愛國路1號(現福高校園)禮堂隆重舉行創(chuàng)校開學典禮,開學時全校有教職員工48人,學生347人[⑥]。1956年2月,福建省教育廳通知“決定自本年2月10日起將你校正式劃歸我廳領導,并改名為‘福建省工農速成中學’”,我校劃歸福建省教育廳直接領導[⑦],同年7月,改名“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1958年3月,接福建省教育廳通知,我校由省教育廳直接領導改由福州市教育局領導[⑧],開始了福州高級中學市屬學校的辦學歷程。
工農速成中學是為了適應新中國成立初期,對戰(zhàn)爭年代的戰(zhàn)斗英雄、勞動模范等工農干部和工農青年的一種特殊培養(yǎng),其性質屬于普通教育的范圍[⑨]。戰(zhàn)爭年代的廣大工農領導干部很少有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機會,科學文化水平很低。建國以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走上了國家經濟建設領導崗位,工農速中辦學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提高工農干部和工農青年的文化科學水平, 為國家培養(yǎng)各方面的建設骨干。
新中國成立后,百業(yè)待舉,百廢待興,中國要變落后的農業(yè)國為工業(yè)國,要實現經濟迅速發(fā)展,就需要大量高技術的產業(yè)工人、技師、工程師、管理人員和各種各樣的高級專門人才。黨在建國初期的社會治理方面主要側重選拔工農出身的干部,“根紅苗正”是當時許多工作開展要求的前提條件。毛澤東主席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就曾提到:“今后人民的政府應該有計劃地從廣大人民中培養(yǎng)各類知識分子干部”,而當時的中國,從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還是很少,這種情況對新中國的建設是極其不利的,對新中國從新民主主義進到社會主義更是不利的。因此,為迎接即將開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培養(yǎng)一批工農兵知識分子就被作為一項任務提了出來[⑩]。1951年2月中央政府教育部頒布的《工農速成中學暫行實施辦法》規(guī)定:“工農速成中學的任務是招收參加革命或產業(yè)勞動一定時期優(yōu)秀的工農干部及工人,施以中等文化程度的文化科學基本知識的教育,使其能升入高等學校繼續(xù)深造,培養(yǎng)為新中國的各種高級建設人才[11]。
福建省工農速成中學從1951年10月到1956年8月的辦學期間,以《福州高級中學校志(1951-1991)》記載的5年6批次(1952年春秋季2批次)招生數的不完全統(tǒng)計,為我省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了具有高中學歷的工農干部1221人[12]。
在福高這個校園里的工農速成中學辦學雖然只有不長的6年,但為以此為開端的福高辦學70年的教育播下了社會責任、刻苦努力和團結友善的福高文化DNA。工農速中的學生是新中國的見證人和建設者,是在建立新中國和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戰(zhàn)斗英雄和勞動模范,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投身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彌漫著這個泛發(fā)新生命的老校園,為我們的福高文化開創(chuàng)和奠定了“社會責任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工農速成中學的精神也是一種拼搏精神,工農速中的學生知識基礎差、學習任務重,但他們學習刻苦努力,頑強拼搏,嚴格要求自己,爭分奪秒廢寢忘食地學習,希望能早日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棟梁之材;工農速中的學生們在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克服學習困難中建立了深厚的同學之情,同學之間團結友善,親如兄弟姐妹。從工農速成中學的老師和學長們的校園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福高團結友善、協(xié)同發(fā)展的校園“樂群”生態(tài),“團結、求實、奮進”的校風和“志當存高遠”的校訓的精神緣由。
隨著新中國各項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普通中小學的教育漸成規(guī)模,工農速中的生源結構的需求也逐年變化,工農速成中學完成了建國之初“速成”培養(yǎng)工農干部的歷史使命。1955年7月,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工農速成中學停止招生的通知》,“停止招生后,各省、市可將現有的工農速成中學,視其具體情況,逐步轉為普通中學”,一年后,“福建省福州工農速成中學”轉型并改名“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1956年9月,招收福州高級中學首屆高一新生6個班300人,1958年首屆畢業(yè)生159人參加高考,成績名列全省第四名本市第一名,大學錄取率達93%,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占21%[13],1959年的福高第二屆畢業(yè)生參加高考人數和錄取重點大學的人數均居全市首位[14]。
已提任外校領導的林育老師應邀欣然為校慶題寫的對聯(lián),修改后成為校史館的門廳楹聯(lián);和我一樣作為校友回到母校任教的張銘華和陳雯昕老師,分別以《師恩難忘》和《兩枚校徽,屬于我的福高印記》抒發(fā)了兩代福高校友的情懷。
工農速中老學長吳明山、林建英和黃國棟的《母校情》《思緒萬千,點滴青春回憶》和《憶速中》開篇,歷屆福高校友將追憶母校歲月、懷念老師和感懷同學的情懷,翩翩文字歷歷展開,直至幾位2019年和2020年入學的在校學生的文章收篇,跨度65年。很巧的是前文有我的歷史老師方寶璋對當年在福高任教的回憶,截稿之篇是我現在任教歷史課的學生寫的《潤物無聲,風化于成》,對這個一年后將畢業(yè)離開的校園依依情懷,對老師和同學還有我這個當校長的歷史老師也有一些很尊重的小心調侃,這個校園里跨度70年的師生用他們深情的筆觸,為這個校慶添續(xù)了溫情和依戀。
在校友們的回憶錄中,記錄了1956年以后福高經歷過的幾次短暫的改名。文革期間的1969年4月,學校被下放歸福州貯木場管理,作為工廠辦學校的試驗,改校名為“福州貯木場工農中學”;文革后撥亂反正,于1978年7月恢復“福州高級中學”校名,同年成為福州市4所被確認定為福建省首批辦好的16所省重點中學之一[15]。從1963年確認為省重點中學,到1978年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6年實現福建省普通高中一級達標,2018年成為福建省首批示范高中建設學?!瓘墓まr速成中學到福州高級中學70年的辦學歲月和校園感懷,盡數展現在這些不拘文體的歷屆校友的文章中。
2020年12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福州市教育局關于設立福州高級中學小學部和初中部有關事項的請示,要求福州市教育局抓緊做好學校組建的各項工作,高標準、高起點辦好福州高級中學小學部和初中部。福高這個傳統(tǒng)名校將迎來小學、初中和高中12年制辦學的新格局。
(二)樂群志遠,培養(yǎng)有文化氣質和社會責任的福高人
我于2015年初就任福高第15任校長,校友的身份和三十多年的高中教育工作經歷,使我對母校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傳承的解讀和感受,有著與其他校友和老師別樣的理解。近年來參加了為期3年的教育部第12期全國優(yōu)秀中學校長高級研究班學習,同時參加為期5年的福建省第二批名校長培養(yǎng)和考核認定的學習研修,核心任務都是提煉名校長的教育思想和辦學主張,我終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對“樂群志遠”辦學思想的論述,在幾次全國和省市級校長論壇和教學論壇上交流,體現核心觀點的文章《樂群志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氣質和社會責任感》也于2021年6月在《人民教育》上刊登發(fā)表了,我覺得也有必要借這個版面,讓我以這個“校友+校長”的角色,向前輩和校友做個福高辦學理念和七年校長實踐的匯報。
“樂群志遠”這個組合詞,取詞于福州高級中學的屬地門牌“樂群路18號”和“志當存高遠”的校訓。以“樂群”和“志遠”這兩個源自福高地緣和文化傳承的元素概念,在解讀概念自身的教育涵義基礎上,結合學校的育人目標和辦學特色,賦予其時代內涵,生成“樂群志遠”這個源自學校文化傳承,追求學校高品質發(fā)展的辦學思想:我們在團結友善、協(xié)同發(fā)展的“樂群”教育生態(tài)下,以篤責任之“志”涵養(yǎng)師生的社會責任,以體育和藝術之“高雅”提升師生的生命高度,以知識素養(yǎng)和學術格局助長師生學習力而行事業(yè)之“遠”,培養(yǎng)有文化氣質和社會責任的福高人,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為中華民族育才。
1.“樂群志遠”辦學思想的內涵和文化價值
(1)“樂群”——團結友善、協(xié)同發(fā)展的教育生態(tài)
《禮記?學記》曰“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通常理解為與友朋相處無違失。“樂群”一詞體現的特定教育文化價值,指向福高文化傳統(tǒng)中的團結友善、協(xié)同發(fā)展的教育生態(tài)。
團結友善在任何一個集體和團隊建設中都是首要元素,在校園體現出來的是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相互關心、相互理解、互相幫助、共同發(fā)展的文化生態(tài)。福高的校風是“團結、求實、奮進”,3個元素分別指向福高校園的教育人文生態(tài)、學習生活和工作狀態(tài)、學校發(fā)展和師生成長姿態(tài),其中首要的校風元素“團結”所承載的師生間“團結友善、協(xié)同發(fā)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樂群”理念體現在學校文化中的人文生態(tài)。
“協(xié)同發(fā)展”是福高“傳承文化,務實創(chuàng)新,構筑師生協(xié)同發(fā)展的書香校園”辦學理念的要求。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說文》對協(xié)同的釋義是“協(xié),眾之同和也。同,合會也”。德國物理學家、協(xié)同學創(chuàng)始人哈肯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種事物普遍存在有序、無序的現象,一定的條件下,有序和無序之間會相互轉化。在一個系統(tǒng)內,若系統(tǒng)中各子系統(tǒng)(要素)能很好配合、協(xié)同,多種力量就能集聚成一個總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總和的新功能[16]。
位于福州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qū)核心的福高校園里,學校以教師和學生協(xié)同發(fā)展為邏輯基點構建“教師名優(yōu)”和“學生優(yōu)秀”的高品質學校建設路徑,直接指向名優(yōu)教師的培養(yǎng)體系和支撐優(yōu)秀學生發(fā)展的育人體系上,落在為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提供支撐的“樂群名師”培養(yǎng)機制和培養(yǎng)有文化氣質和社會責任的福高學子上。
(2)“志遠”——篤志立身、高雅致遠的校本課程體系
我們選取校訓“志當存高遠”中的“志、高、遠”三個概念,分別對應“篤志、高雅、行遠”校本課程的模塊,構建了“志遠”校本課程體系。“篤志、高雅、行遠”課程模塊的內涵分別是:篤責任之“志”,涵養(yǎng)師生的社會責任;以體育和藝術一對翅膀的“高雅”教育,提升師生的生命高度;以知識素養(yǎng)和學術格局,助長學生升學力和教師科研力,行事業(yè)之“遠”。三個維度的課程以培養(yǎng)有文化氣質和社會責任的福高人為直接的育人目標。
課程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校長的課程領導力是治校能力的核心指標。普通高中課程設置、開發(fā)與實施、課程評價及課程引領力等方面的建設,是建設高品質學校的重中之重。學校在課程設置、實施和評價方面所展示出來的課程結構和文化內涵,彰顯其教育格局和文化視野。
選修課程是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指標。我們的校本課程體系,除課標規(guī)定的以校本選修課程為內容的課程模塊以外,還組織開展了學科拓展、體藝素養(yǎng)、社會公益等有益于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活動項目,并以課程管理和評價的機制來保障運行。
“篤志課程”以責任教育和社會實踐為核心目標,在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礎上拓展領域和資源,結合生涯規(guī)劃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課程包括志愿者協(xié)會活動、學生領導力培養(yǎng)、“五星宿舍”創(chuàng)建等,著眼初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涵養(yǎng)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創(chuàng)設實踐類課程平臺?!昂V志課程”幫助每一位福高學子在入學時就要開始自己的生涯規(guī)劃,將個人的發(fā)展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高雅課程”以提升生命高度為核心目標,以體育和藝術為行動策略,旨在追求生命中的高雅品質和幸福感。我們的“高雅”課程除了體育與健康、藝術等必修課程外,還建立了體育和藝術競賽類技能培養(yǎng)、組織競賽和師生評價等機制;“知行農場”讓學生在實踐中養(yǎng)成勞動習慣,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品格;游學活動拓展師生的格局和視野。只有為學生提供豐富而又可選擇的活動項目與教學設計,才能踐行和落實普通高中的課程目標。
“行遠課程”著眼于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著力拓展師生的學術視野和文化格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強化綜合素質培養(yǎng)。改進科學文化教育,統(tǒng)籌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強化實驗操作,建設書香校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升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我們開設基礎學科拓研課程,以數理化生信學科奧賽和科技創(chuàng)新等各類競賽的指導與訓練拓展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幫助學生理解和應對未來的科技挑戰(zhàn)。高考成績和升學率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效益的硬性指標,是普通高中辦學的最直接目標和評價標桿。我們的辦學理所當然地理直氣壯抓高考,努力提升學生高考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以應對日益體現新時代人才標準的高考評價體系,“行遠課程”助學生依托基礎教育行事業(yè)生命之“遠”。
2.“樂群志遠”體現高品質學校建設的格局
有學者將校長的教育思想提升到立校之本的高度。教育思想是校長將自己和學校同仁對教育的理解,基于本校文化傳承和教育資源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觀念,是校長基于對國家教育方針的理解并具化為辦學行為的治校理念[17]。
“樂群志遠”指向福高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團結友善、協(xié)同發(fā)展、追求品質、責任擔當等要素,是對學校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理解和認同。我們從“教師名優(yōu)”“學生優(yōu)秀”“保障優(yōu)化”三個維度規(guī)劃、設計學校發(fā)展路徑?!敖處熋麅?yōu)”包括教師價值觀、最近發(fā)展區(qū)和對教師發(fā)展的激勵機制;“學生優(yōu)秀”設置了成長愿景、課程研學、責任與能力培養(yǎng)、國際視野拓展四個模塊;“保障優(yōu)化”包含了學校的建筑空間、學習資源保障、社會參與和制度執(zhí)行四個方面。以制約和影響實踐性元素的生成與外現為建設路徑,對學校在文化意識與表現能力方面進行引領、滲透、充益和豐富,學校辦學思想在行為歸屬和文化踐行方面做了整體設計。
(1)積極構建師生協(xié)同發(fā)展的“樂群”生態(tài)
支持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樂群名師”培養(yǎng)機制和“立身行己,與人為善”的學生宿舍文化建設項目,體現學校文化生態(tài)特色。
名優(yōu)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核心動力?!皹啡好麕煛迸囵B(yǎng)機制為教師提供各階段發(fā)展的標準和支撐機制。我們?yōu)榻處煂I(yè)化成長的各階段性做出定位:骨干教師能熟練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技巧,是本學科教學能手,在教學方法上有獨到之處;學科帶頭人在骨干教師的基礎上,從教學方法中提煉出教學策略,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名師按正高級教師的參評標準,除了在本學科的教學方面有過人之處,還要在教育目標和課程理念層面形成自己的學科思想與教學主張。
以各類名優(yōu)教師的申報和評審條件為層級基準,幫助老師明確差距和最近發(fā)展區(qū),制定近期和中遠期發(fā)展規(guī)劃。學校在教育科研、公開課和研究課、送教送培乃至評優(yōu)評先等方面,有針對性地給予支持與幫助。在這一機制處境下,福高的老師們在省市教師教學大賽(技能大賽)、優(yōu)課評選、學科賽課等教學相關的競賽中屢獲佳績,目前校內在職在崗的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和省市學科帶頭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居全市前茅。
優(yōu)秀學生是學校發(fā)展的最好見證?!皹啡骸鄙鷳B(tài)的校園為學生走向卓越創(chuàng)設平臺,在“立身行己、與人為善”的宿舍文化引領下的“五星宿舍”創(chuàng)優(yōu)活動,尤能體現校園生態(tài)中“團結友善、協(xié)同發(fā)展”的樂群性。福高從上個世紀80年代因招收郊縣學生而實行住宿制管理,30多年的住宿生教育和管理積淀了“立身行己,與人為善”的宿舍文化。有學者指責我們的教育培養(yǎng)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其中確有我們的教育在團隊意識和團結友愛方面存在缺失的因素?!傲⑸硇屑?,與人為善”釋意為既要存身自立,行為有度,又要與人友好相處,善意助人。師生們共同設計“五星宿舍”方案,將最美宿舍、學霸宿舍、書香宿舍、文明宿舍和節(jié)能宿舍等五個項目作為“好宿舍的標準”。在以宿舍為一個整體的創(chuàng)優(yōu)競賽中,每位成員都參與其中,不但要做好自己,還要互相幫助,將宿舍生活作為修身養(yǎng)性、學做社會人的生活課堂,作為培養(yǎng)學生學會交往,學會生存、學做文明社會人的育人平臺。
做存敬畏之心和有責任意識的社會人是因文化氣質而涵養(yǎng)的人文情懷。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與濫觴于西方的人文精神,都體現了人“為萬物之靈”的核心思想,無論是東方孔子“天地之性人為貴”還是西方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的經典表達,都因肯定人的地位和彰顯人的價值而具有濃郁的人文氣質。以此為基點的重視人倫關系的義務和和諧、推崇人的主體性和獨立人格、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都是我們學校文化的目標。這既是我們福高這個百年校園的校本課程、社團運作和宿舍文化等學校文化平臺實施的文化歸屬,也是我們傳承的“樂群”和“志遠”學校文化元素,向現代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思想資源和核心價值觀。
(2)青年志愿者旗幟引領的社會責任教育
青年志愿者團隊是福高的榮譽品牌,激勵著福高師生踐行社會責任的理念和意識。“福州高級中學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傳承于1963年成立的“福州高級中學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是應毛澤東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的共產主義精神而建立的師生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秉承校園前輩的“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理念,開展愛心接力、文明勸導、慰問農民工子女、福利院獻愛心、鳥類生態(tài)保護、低碳環(huán)保宣傳、服務賽會等志愿服務活動。二十多年來的每個周末,福高學生都會去槐蔭里倉前老年公寓等養(yǎng)老院看望、陪伴、服務老人,為他們帶去歡歌笑語;“福州高級中學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的志愿者、福高教工團支部和6個黨支部的黨員教師身穿“福高志愿者”紅馬甲忙碌于疏導交通、清掃街區(qū)和整理共享單車等社區(qū)活動;放學后、晚自修和周末,福高教師自發(fā)組織的“黨員助學幫幫團”義務為學生答疑輔導,為學生做出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福高校園內的社會責任教育不僅是教育宣傳和理念傳播,更以長達數十年的行動創(chuàng)出學校的榮譽名片。學生和教師志愿者傳承福高文化,用行動將社會責任教育的理念凝華成這個百年校園和傳統(tǒng)名校的價值共同體,成為福高人的集體人格。福高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獲評2015年度“福州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2017年作為全省唯一的普通中學獲評“福建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福建省共青團員先鋒隊”,同年獲評“福建省五四紅旗團委”,2018年被共青團中央確認為第二批“全國中學生志愿服務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單位,2019年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福高黨委于2021年獲評我市教育系統(tǒng)唯一的“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表彰和榮譽是社會各界對福高開展的責任教育和文化踐行的肯定,也是更高起點的開始。
存高遠之志方能終成大器。傳統(tǒng)名校的文化傳承和社會責任教育,是我作為福高這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教育傳統(tǒng)的學校校長,凝煉出“樂群志遠”辦學思想的文化歸宿,以“培養(yǎng)有文化氣質和社會責任的福高人,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為中華民族育才”的目標,對社會做出的教育承諾,也是對福高這個百年校園文化的理解、認同和踐行。
(2022年1月,福州)
(駱志煌,福高1986屆校友,二級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5年1月起任福高校長)
[①]倉山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倉山區(qū)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1.
[②]倉山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倉山區(qū)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7.
[③]福州市英華學校校友會,福州鶴齡英華中學校史(第一卷,1881-1951),2006:29.
[④]福州市英華學校校友會,福州鶴齡英華中學校史(第一卷,1881-1951),2006:56.
[⑤]張禮永,工農速成中學小史[J],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1
[⑥]福高校志編寫組,福州高級中學校志(1951-1991)[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1.
[⑦]福高校志編寫組,福州高級中學校志(1951-1991)[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11.
[⑧]福高校志編寫組,福州高級中學校志(1951-1991)[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13.
[⑨]李玉非,新中國創(chuàng)辦工農速成中學始末[J],北京:教育史研究,2003.04:79-82.
[⑩]王潁潁,新中國成立初期工農速成中學研究[D],鄭州:河南師范大學,2012.
[11]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教廳,工農教育參考資料[M],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1.82.
[12]福高校志編寫組,福州高級中學校志(1951-1991)[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1-9.
[13]福高校志編寫組,福州高級中學校志(1951-1991)[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14.
[14]福高校志編寫組,福州高級中學校志(1951-1991)[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18.
[15]王豫生,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947
[16]張紀岳,郭治安譯,赫爾曼·哈肯(HermannHaken)著,協(xié)同學導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第三版.
[17]陳玉琨,卓越校長的追求[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7